《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3日)第八版“专版”栏目刊发了题为“科研与教学比翼齐飞--力争上游的半岛最新官网(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的文章,从“‘精细化分类管理’激发活力”、“专业教学与公共教学齐头并进”、“科研导向激励教师提高科研产出”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我校外国语学院自2014年7月组建新一届领导班子以来的发展情况。
原文如下:
科研与教学比翼齐飞
力争上游的半岛最新官网(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编者按: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当前,学校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教学和科研,两者相辅相成,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要比翼齐飞,并驾齐驱。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半岛最新官网(中国)有限公司官网自2014年7月组建新一届领导班子以来,认真贯彻学校的工作思路,树立以“科学研究为导向,教学和科研并重”的指导思想,积极落实学院综合改革,使学院发展进入跨越式时代。
“精细化分类管理”激发活力
半岛最新官网(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的前身是1972年成立的外国语言文学系,1998年经学校批准改为学院建制。经过几辈人的不断努力,学院学科建设不断发展。
在学校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先后出台了一揽子综合改革文件,如《关于规范教学工作及教学工作量核算的办法》、《关于规范科研工作及科研工作量核算的有关办法》、《关于鼓励教师承担社会服务的办法》和《外国语学院行政、政工、教辅人员管理办法》等。为了激发学院全体教师的科研热情,学院专门制定了《外国语学院高层次科研教学成果奖项奖励实施办法》,并设立外国语学院“高层次学术论文培育基金”和外国语学院“人文社科课题培育基金”等。
并不是每位教师都是教学、科研齐发展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对教师进行“精细化分类管理”:让长于教学的老师专心教学,不勉强其从事科研工作;让长于科研的教师安心科研,同时也安排时间、精力反哺教学;在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学院将现有教学科研岗位细划为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和教学为主型三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的类型,各个类型之间可以转换,一般三到五年可以重新选择岗位,而不是终身制。同时,学院引入授课的竞争机制,鼓励同语种的教师积极参与主要课程的授课竞岗,打破身份固化,弱化系部界限,实现拉通授课。
因此,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被极大地激发;教师的发展也呈现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实现“各得其所,各尽所能”。近两年来,学院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专业教学与公共教学齐头并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生命线。学院通过省级教改项目的申报、省级教学名师和首届校级教学名师的评选工作,提高教师的质量工程意识;结合水平考试、学科竞赛、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学质量,近两年学院在全国和全省各级各类专业大赛中均获得了骄人成绩;2015年,学院2013级英语专业共275人参加了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全年级通过率达到88.28%,超过全国高等院校(平均通过率51.79%)36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师范类院校(平均通过率53.40%)35个百分点,2013级创新实验班全班同学一次性100%通过考试。近三年,学院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均高于全国通过率和师范院校通过率(详见表1)。
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学院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现 “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的转变。不管在专业教学还是公共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要求,充分发掘学生积极探索与研究的潜力。
表1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情况统计(2013年-2015年)
考试年度
| 年 级
| 学生人数
| 通过率
| 师范院校
通过率
| 全国
通过率
|
2013年
| 2011级
| 261人
| 85.82%
| 52.11%
| 51.37%
|
2014年
| 2012级
| 304人
| 90.13%
| 50.57%
| 50.43%
|
2015年
| 2013级
| 275人
| 88.28%
| 53.40%
| 51.79%
|
在专业研究生教学方面,学院2015年研究生招生规模较上一年有所回升。全日制学术型、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工作进展顺利,其中,研究生出版专著2部,在重要级别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稳步推进,于2015年暑期前毕业,已有73人获得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已有3位博士毕业;博士生导师队伍数量和质量有大幅提高;翻译硕士第二届研究生毕业44人;完善培养方案,大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2015年全国翻译硕士专业评估,学院获得好评,在学校作为优秀专业学位建设点,受到学校研究生院表扬,并作为推荐示范单位;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点建设,经过多年长期不懈努力,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已经形成了多语种的语言文学(英语、日语、俄语)培养格局,以及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多领域学科的全方位培养形式。
在公共外语教学方面,积极推进和深化大学英语和公共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立足长远发展、拓展课程内涵;为了促进外语教学改革,激发全校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弥补学校外语学习硬件设施落后的现状,在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先后在全校举办了各类外语活动;组织选拔学院参加2015年“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的选手,最终丁礼明老师和李立茹老师分别获得了陕西赛区英语专业组和商务英语专业组的二等奖;努力提高学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学校学生四、六级考试成绩逐年稳步上升;积极组织学院教师参加各种教学及教改学术会议开阔眼界,同时也扩大学校在外语教学界的影响并将外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此外,学院还举办海外文化大讲堂和基础教育名师讲堂外国语学院分讲堂的系列讲座;精心组织开展本科生专业实习工作;学院张彩霞教授荣获陕西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称号;孟霞教授和本科生杨蕾同学同时获得“宝钢奖教育奖”;组织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并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学校决赛,最终姚娜娜老师获三等奖、马珊和巢玥两位老师获优秀奖,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组织学院第五届免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并在全校决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学院温盛兰同学获三等奖、李晓婷同学获优秀奖、廖道胜副教授获优秀指导教师。
科研导向激励教师提高科研产出
大学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有对专业知识的深层把握和对学术前沿的洞察了解。老师只有参加科研,做好科研,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地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更有吸引力。为了提高科研产出数量与质量,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下大力气狠抓科研工作,采取各种科研导向制度来激励教师提高科研产出。学院要求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鼓励教师也积极投身于科研工作。学院通过组建学术团队、申报项目和院内项目培育等方式,促进学院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加学院科研成果。
自2014年7月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任职起,学院在学校的鼎力支持下,积极组建学术团队、搭建科研平台,先后获教育部批准成立“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获学校批准成立“国外藏学研究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及“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加上原有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中西方文化研究所”等一批研究机构,各相关学术团队依托研究平台,组建基层学术组织,进行学术研究,带动了科学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和教师科研能力的共同进步;举办外国语学院著名学者系列讲座,先后邀请美国俄亥俄州鲍林格林州立大学、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威廉•柏特森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俄罗斯科学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宁夏大学国内外知名专家二十余位;积极营造科研和学术氛围,推动学院教师申报各类各层级课题;举办青年学术沙龙,提高青年教师从事科研的兴趣和积极性。
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没有科研做支撑,教学就会失去灵魂。高科研水平的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刻透彻,教学更易做到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教师及时将前沿学术成果补充到课堂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科研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多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刻苦的钻研精神。2015年,外国语学院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出台有效办法培植科研增长点,鼓励教师申请各类项目。在社会科学处、研究生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是根据各类项目的具体要求,以全院大会、邮件、电话、小组会议等形式,分层次进行全院动员。二是通过了项目申请培育基金计划,对所有申请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的教师予进行提前资助、培育。三是把好预审关,组织院内外有丰富项目申请经验的教师,组成专家团队,对拟申报的各类项目申报书进行审核和评审,现场答辩,规范项目选题及表格填写等问题。全院共同努力,促成了科研立项的较快增长。
2014年-2015年学院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招标项目1项,一般项目7项(含教育学专项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一般项目3项(详见表2)。仅2015年全年,学院项目获批资助经费总额200余万;出版《中外语言与文化论丛》第一辑(9部);SSCI论文3篇,权威论文1篇,核心论文6篇;荣获第三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陕西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2015年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经过努力,学院有一个刊物已获得批号,将于2016年出版发行。
2015年学院还获得4项省部级项目,分别是刘庆松博士主持的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盛唐诗英译与盛唐气象关系研究”和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即杨冬敏博士主持的“中、美、澳三国翻译资格考试效度对比研究”、张义宏老师主持的“英语世界的《金瓶梅》译介与研究”、贺敏老师主持的“十九世纪英国文献中土耳其形象的百年变迁”。
学院2015年科研立项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项目突破了单一学科的局限,体现了跨语种、跨学科领域的特点;二是中青年学者成为科研骨干力量。同时,学院的科研立项反映了学院在学科建设和学科梯队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
表2 国家社科项目一览表(2014-2015年)
序号
| 年份
| 级别
| 项目名称
| 首席专家/主持人
| 备注
|
1
| 2014
| 重大
| 近代以来域外中国藏学研究经典整理与研究
| 王启龙
| |
2
| 2014
| 一般
| 母语为英语和突厥语的汉语学习者对动结式的二语习得研究
| 张京鱼
| |
3
| 2014
| 一般
| 中国大陆当代小说在英语国家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研究
| 王西强
| |
4
| 2015
| 一般
| 免费师范教育的改革路径与监测体系研究
| 刘全国
| 教育学专项
|
5
| 2015
| 一般
| 蕾•阿曼特劳特“见证诗歌”与诗论研究
| 孙立恒
| |
6
| 2015
| 一般
| 日藏中国古地图的整理与研究
| 曹婷
| |
7
| 2015
| 一般
| 中国文学现代性出现与晚清旅日学者•留学生关系研究
| 席卫国
| |
8
| 2015
| 一般
| 汉语动量组配的认知研究:构式视角
| 王艳滨
| |
9
| 2015
| 一般
| 《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史念海)日文
| 曹婷
|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10
| 2015
| 一般
|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李强)英文
| 高芬
|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11
| 2015
| 一般
| 《商周文化比较研究》(王晖)英文
| 马珂
|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结语
学院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提升是一个学院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学校进入转型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任职以来,学院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被极大地激发,教师的发展也呈现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呈现出“各得其所,各尽所能”的局面;学院教学工作稳中有进;学院中青年学者成为科研骨干力量,项目申报体现了跨语种、跨学科领域的特点;同时,学院在学科建设和学科梯队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
我们有理由相信,学院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不仅仅是学院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学校对学院工作重视的结果。学院将在以“科学研究为导向,教学和科研并重”的指导思想下,积极落实综合改革,这必将使学院在“跨越式发展时代”的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