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校风院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所在。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促进全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乐学好学的学习氛围,经学院研究,按照《陕西师范大学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陕师校发2016第134号)和《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教技[2011]1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文件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为基础,以培育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重点,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为核心,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大力弘扬“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优良学风和“明德知行、博识穷理、兼容并蓄、会通中心”的院风,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总体目标
整体规划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以增强教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育人意识为基础,以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核心,以大学生涯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抓手,以班级建设和宿舍管理为重点,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做到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术道德、治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严谨求实、博学笃行、努力向上的优良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要措施及责任落实
(一)加强政策制度建设(责任人:鲁燕)
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要把学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学风建设工作。学院成立由党政领导、专业建设负责人、教学秘书、辅导员组成的学风建设工作组,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加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学院主要学风建设的制度有:1.党政领导联系班级制度;2.系领导联系专业制度;3.教风学风周通报制度;4.学术报告制度;5.辅导员学风周汇报制度;6.学习委员座谈反馈制度;7.学业家校通报制度;8.学生党员干部朋辈帮扶制度。
(二)加强日常管理服务(责任人:鲁燕)
学风建设是学生日常管理的最关键一环,要以管理促学风、以教育导学风、以考风正学风、以活动浓学风、以科研强学风,引导学生从规范变为自觉、从必须变为自然、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实现“六提高三降低”,即提高上课出勤率、提高学习实践能力、提高英语专业四级、八级通过率、提高学位授予率、提高考研录取率、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降低迟到早退旷课率、降低课程不及格率、降低考试违纪率。
第一,抓日常引导和阶段教育。
一是抓早操晨读。要结合学生实际,突出年级专业差异,组织开展有利于学风建设、形式多样、学生喜爱的早操晨读活动;二是抓自习。对一年级学生,要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以班级为单位固定教室,把一年级学生统一上晚自习的要求落到实处。对其他年级学生,在鼓励到图书馆和公共教室上自习的同时,结合实际尝试在宿舍区和教学区设立考研自习室;三是抓帮扶。本科生导师和专业教师要定期深入学生自习室解惑答疑,重点做好学业困难学生的指导帮扶工作。同时开展高年级优秀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的朋辈学业帮扶指导工作;四是抓节点教育,在新生入学、毕业季、专业外语考试、考研等阶段,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采取校、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与学业指导,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明确职业生涯方向。
第二,抓考风考纪和考核评奖。
要把考风考纪教育长期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利用考前动员、主题班会等形式反复强调,让学生从思想上杜绝作弊、舞弊意识;做好考试诚信承诺书,完善监考机制,加大巡考力度,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学风、考风;不断完善学院学生综合考评细则,加重科研创新和学业成绩比重,实行考试违纪一票否决制,形成优良学风的制度导向;在奖励评优方面,通过学校各类奖助学金以及学院成长成长典型评选等评优项目,挖掘学风典型,开展优秀学子报告会,扩大优良学风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把学生高水平外语过关率、考研录取率、出国率和就业率作为各专业学风建设考核的重要指标。
第三,抓班风舍风建设。
班级通过主题班会、党团生活、优秀学子报告会、朋辈帮扶等形式,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引导班内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以学生专业学习和知识拓展为主要内容,开展学生宿舍区学风建设,打造专业走廊,积极推进星级宿舍和文明宿舍的创建活动,增进宿舍成员之间的团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第四,抓学科竞赛和实践创新。
鼓励学生参与校级及校级以上各类专业学科竞赛活动,以赛促学,帮助学生做好备赛和赛前指导,增强学习专业兴趣和自信,奠定坚实学习基础;结合专业特点,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学习类社团、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项目,围绕第一课堂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同时鼓励学生进入教师科研团队开展基础科研学习,启发学生专业思维,开拓专业思路。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人:刘全国)
第一,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和师德建设。教风体现的是教师履行职责的职业道德、治学态度和教学水平,优良学风是优良教风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没有好的教风就没有好的学风。好的教风不仅对学生的学风极为重要,也对它们的思想成长和行为养成产生深刻影响。抓学风必须先端正教风。要在广大教师中大力宣传和倡导以德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风范,大力提倡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的作风,并以自己良好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通过开展评选和表彰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学习和弘扬优良教学传统等活动,激励和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加大师德师风激励惩罚力度,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度,严格执行“对于师德不合格的教师,在各种考核评优和职称晋升中施行一票否决”的规定,用政策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第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教学管理。要通过规范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继续实施教学督导通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以及本科生导师制等,实施质量监控和考核,督促教师认真组织教学,严格教学秩序,严肃教学纪律;要完善课程考核制度,明确教师在日常考勤、教学组织、课堂管理和成绩考核中的主体责任,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与目标管理,增强课堂教学活力;要严格学业考核,通过规范学业考核、提高命题质量、实施教考分离、严肃考风考纪和加大学生学业警示与违纪处分力度,确保学业考核的信度和效度。
第三,建立学术规范教育制度。
学术规范是学风建设的基础,维护学术尊严、坚守学术诚信、宣扬学术楷模、惩治学术不端是学风建设的重要主题。对新进教师开展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学术道德规范为内容的专门教育,并由德高望重的老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向新教师传授教书育人的方法,包括高尚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在教师岗位年度考核以及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对师德表现不良、学术研究不真、政审不合格的人员采用“一票否决制”,努力打造一批科学研究精良、师德学风过硬的学术团队。
(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责任人:鲁燕)
第一,(建议加:开展)以学风建设为导向规范校园文化活动。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文明良好环境,会对不文明行为产生无形的约束力,尽而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要坚持学习是学生第一要务的人才培养理念,明确规定课外活动的开展原则上不能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型和创新创业型活动,如根据学科专业和年级特点组织各种学术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学科竞赛等,增加学术性、学术研究性活动数量,提高活动质量,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竞争意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坚持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突出知识积累、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提升”的思路,精心设计和开展富有学术气息、彰显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文化生活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热情、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同时选派有责任心且热爱学生工作的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活动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第三,进一步美化学习生活环境。在学院走廊、学院commom room、学生生活区(建议加:等)通过建立文化墙等设施,不断深化学生对于“抱道不屈,拥书自雄”的学风以及“明德知行、博识穷理、兼容并蓄、会通中心”的院风认同,使学生在文明、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增强学习效果。
(五)加强学风宣传教育(责任人:鲁燕)
通过学院宣传橱窗、官微“外院见闻”、学院网站和校园网等媒体,大力宣传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典型,激励广大学生寻找差距,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